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遇检·阅读《晚熟的人》
时间:2021-12-3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作者介绍: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童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劳动7年,当过工人,部队从过军。莫言在部队当管理员的四年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历史书籍。 

  

  《晚熟的人》是2020年8月出版,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小说集,一共十二个故事,描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东北乡的风土人情,是非曲直,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是小人物在时代里的沉浮与挣扎,也是一处从历史到现实的讽刺喜剧。 

  

  什么是晚熟的人?莫言在新书发布时曾说:“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为了使他的创作生命能够延长的更长一点,还是应该躲避成熟,成熟了就代表固化,代表不成长了,不发展了,走下坡路了,事情发展到顶点就越来越远了,就开始亏了,树长到极点就要开始落叶,开始枯萎了,所以要抵抗成熟,尽量使自己晚熟。”晚熟其实是真正的成熟,是一种克制,有分寸的智慧,求新、求变,不过早固步自封。 

  

  书中在莫言的家乡,他的邻居蒋二从小就是一个不太灵光的人,所有人都嘲笑他傻,但他是真的傻吗?当然不是,成年后的蒋二,厚积薄发,买地、建厂,成了远近闻名的蒋总,还靠着莫言的名气在当地大赚了一笔。这样一个人就是莫言笔下典型的晚熟的人。 

  

  晚熟的意义,在于一种力量的积蓄,一种对荒诞世界默默的反抗,而世界对晚熟的人其实是宽容的,当然这篇故事的结尾,晚熟的蒋二因为非法占用土地被查了打电话给莫言求助,莫言只说了一句:继续晚熟吧。就撂了电话。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装傻晚熟的人,原本慢慢发了财,却因为贪婪与过熟被查,讽刺意味十足啊! 

  

  该书尽管只有第二个故事名为《晚熟的人》,但实际上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用晚熟来评判。其中也不乏有人自认为自己是熟透的人,比如《红唇绿嘴》里的高参覃桂英,她从小就懂得为自己谋取利益最大化,自私又利己,利用网络贩卖谣言,给别人挖坑报仇雪恨等,荒诞的情节里充满了嘲讽。 

  

这十二个故事, 

所有的情节都被一条无形的线牵连起来, 

透过一个个个故事, 

讲述了时代的潮起潮落。

点击链接查看完整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QF7n6rdOEMqyshQLHhzmwg

   检察新闻媒体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本院域名: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政务  www.wuhaihn.jcy.gov.cn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  邮政编码:016030  举报电话(传真):0473-4022000
版权所有: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蒙ICP备13003076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303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