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本院动态
【遇检·悦读】——《陪孩子终身成长》
时间:2020-09-1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分享人:宋娜

  分享书目:《陪孩子终身成长》

  分享理由:这本书的核心就是想跟大家讨论,教养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生成长的心态。

   

  一、无条件的爱 

  

  管孩子最高的境界,叫作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孩子做错了事,一定有人指出来,要纠正他,这个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他会知道,我的爸妈是关心我的,我如果做错了事,他们会指出来。但是你要知道,无条件的爱不代表溺爱。无条件的爱是可以批评的。但你要注意,在批评他之前,你要先阐明无条件的爱。因为爸爸妈妈是爱你的,所以,我要告诉你,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因为爸爸妈妈是最关心你的,所以,我要坚决制止你做这样的事情。讲完了之后,你可以说得很严厉,讲完了之后,还要告诉他说,你看,今天爸爸虽然批评了你,但是怎么样——爸爸妈妈永远是爱你的。你得不断地强调这件事情,他才能够知道说,哦,原来爸妈向我提意见,批评我,是真的为了我好。

  这就是我们说,当你跟孩子之间建立了无条件的爱的关系的时候,你所说的所有的话,在孩子那儿才会有用,才会起到效果。否则的话,你们俩之间是博弈的关系。我们跟孩子不是博弈的关系,我们是相互爱的关系。所以,好好爱他,然后给他建立一个行为的边界。往往有无条件的爱的孩子,举止更得体,更有行为的边界,更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就是家庭教养的表现。

  

  二、价值感 

  

  第二根支柱叫作价值感。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边讲说,一个人这一辈子寻找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两样,一样叫作归属感,一样叫作价值感。无条件的爱可以带来归属感,他知道我属于这个家。那么第二根支柱价值感,就需要我们的父母为孩子建立。怎么建立价值感呢?就是你要让孩子知道,他是有价值的,他是有能力的,他是可以自己解决很多问题的,他的自尊水平才会高,这个就叫作价值感的建立。

  我们需要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就是我们需要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立刻站出来告诉他,你刚刚这件事情做得对,原因是什么。表扬他,并且说为什么。把这个为什么说清楚以后,孩子通过做了这么一件正确的事,学会了一辈子坚持这个正确的事。

  这里边我最喜欢的,就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案例。

  

  陶行知有一天,看见学校里边孩子打架,他说别打了,别打了,分开。分开以后,就跟那个大小孩讲,说你去我的办公室等我,被校长叫到办公室了,都吓死了,然后大小孩儿站那儿等着。陶行知进来一看,大孩子站在那儿。他拿一颗糖,给你颗糖。他说为什么,说奖励你,我让你到办公室来等我,你就来等我,说明你心中有我这个校长,懂得尊敬师长,很好,拿着。拿着一颗糖,然后那孩子说谢谢校长。然后校长接着问,说再奖励一颗糖。为什么?说我刚刚去调查了一下,你为什么打那个小家伙呢,因为他欺负女同学。所以,你这个行为叫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值得奖励,来,拿着这颗糖。然后那孩子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不应该动手打同学,校长我错了,我太急了,我下次再也不打了。特别好,来,再来一颗糖。

  陶行知先生用这三颗糖,在孩子已经明显做错事的时候,他依然能够发现这个背后的亮点,去塑造他的行为,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

  三、终生成长的心态 

  

  第三根支柱叫作终身成长的心态。就是一个人这一辈子就算有爱,有价值感,他也很难不遇到挫折。真正能够让他不断地向前迈进的,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他把每一次挫折,都视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一个人为什么谦虚?因为他觉得日子还长,我现在所取得的这点成就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谦虚,并不是假装的,这是美德背后的美德。

  一个人为什么诚信?因为他知道这一次交易,只是这一次,我们以后日子还长,我们还需要建立更好的信用系统。所以他诚信。

  一个人为什么努力?一个人为什么勇于尝试?一个人为什么勇于接受挑战?你去考察背后的心态一定都是来自于终身成长。我可以不断地改变,我可以不断地进步。

  

  在培养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的时候,父母首先要能够做到的是:你有没有容错率,你是不是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你在肯定一个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你肯定的是这个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还是这个行为背后的那个动机。肯定一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是最重要的。就是你是因为这件事,所以做出了这个结果,结果是暂时的,但是这个动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终身成长。

  一个孩子内心有无条件的爱,父母很爱他,他爱这个社会;然后自尊水平很高,他的价值感很强,他知道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同时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难,他能够用终身成长的心态不断地迭代,不断地进步。

  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来改善整个社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

   

   检察新闻媒体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本院域名: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政务  www.wuhaihn.jcy.gov.cn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  邮政编码:016030  举报电话(传真):0473-4022000
版权所有: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蒙ICP备13003076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303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