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本院动态
“暖心桥”办实事|一笔救助金,一份检察情,为困境家庭撑起希望
时间:2025-09-01  作者:谢吉涛  新闻来源:第三检察部  【字号: | |

“这笔救助金来得太及时了,不仅缓解了我们老两口的看病压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南区检察院的关怀,心里特别暖!”在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的接待室内,被害人李某紧紧握着办案检察人员的手,眼眶湿润地表达着感激之情。这温暖的一幕,源于我院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以及随后精准落地的司法救助举措——1万元司法救助金的及时发放,为深陷困境的李某家庭送去了“检察温度”。

一案牵出民生忧

司法救助“解困靶心”

近日,海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孙文华承办了一起涉案金额30余万元的诈骗案件,在依法审查起诉的同时,密切关注被害人实际困境,主动协调落实司法救助措施,有效纾解了当事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该案中,被害人李某被以虚假理由骗取共计31余万元,经济损失巨大,且仅追回部分钱款。经了解,被害人家庭经济状况原本拮据,此次被骗更是雪上加霜,生活陷入困境,亟需帮助。

为此,承办人将线索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告知被害人有权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在被害人提交申请后,检察长亲自接访,耐心倾听其诉求和实际困难。经严格审查,确认被害人情况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我院迅速启动救助程序,最终决定发放司法救助金10000元。该笔救助金虽无法完全弥补其全部损失,但有效缓解了被害家庭的燃眉之急,传递了司法温度。被害人对检察长亲自接访、检察机关雪中送炭的关怀举措表示由衷的感谢。

精准施策破难题

多部门联动打通“救助通道”

为尽快帮李某摆脱困境,我院第三检察部负责司法救助的检察人员详细了解其家庭收入、医疗支出、生活现状等情况,全面掌握救助需求。考虑到李某行动不便,办案人员全程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李某准备申请材料,避免她多跑路、跑冤枉路。“从提交申请到拿到救助金,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检察院的效率太高了!”当李某接到领取救助金的通知时,既意外又感动。

在救助金发放现场,检察长孙文华同志亲自为李某送上救助金,并耐心叮嘱她:“要安心治病,生活会还好起来的,有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检察院会尽力提供帮助。”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次次务实的行动,让李某感受到了司法机关并非冰冷的“办案机器”,而是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司法救助显担当

以“检察温情”传递法治温度

“1万元救助金虽然不能完全弥补李某的经济损失,但却能解她的燃眉之急,让她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孙文华检察长表示,司法救助不仅是一项法律程序,更是检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往往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部分被害人因遭受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生活陷入困境,此时的司法救助,既是对被害人的经济帮扶,更是对其心灵的慰藉,能够有效修复社会关系,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

此举是海南区人民检察院深化落实“检察为民”宗旨、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检察长带头办理案件并关注民生难题,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司法救助制度与办案环节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更让受害人感受到法律的温情与正义,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院针对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过失致人重伤、强奸等案件中被害人生活困难的情况,建立“案件排查—主动告知—协助申请—跟踪回访”的全流程救助机制。下一步,海南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将继续深化司法救助工作,不断拓宽救助渠道,提升救助质效,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司法的阳光与温暖,为社会稳定与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检察新闻媒体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本院域名: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政务  www.wuhaihn.jcy.gov.cn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  邮政编码:016030  举报电话(传真):0473-4022000
版权所有: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蒙ICP备13003076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303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