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海南区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内,一起由我院提起公诉的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类的职务犯罪案件正在这里公开审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庭审不仅是一次严厉的司法审判,更被打造为一场意义深远的警示教育“公开观摩庭”。全国、市、区三级人大代表、两级政协委员及市检察院检务督察部门领导等10余名代表“零距离”旁听庭审,对检察履职进行全程监督与评议。
1
一线履职
以上率下诠释责任担当
“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核心要求,更是我院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面对这起纪检监察机关重点办理的案件,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鹏担任案件承办人,从审阅卷宗、核实证据、提讯犯罪嫌疑人,到撰写审查报告、制定出庭预案,确保了办案方向零偏差、案件质量高标准。

庭审中,公诉人展现出卓越的法律专业素养和强大的庭审驾驭能力。在法庭调查环节,通过环环相扣的讯问、条理清晰的分组示证,将案件事实清晰、完整地呈现于法庭;在法庭辩论阶段,围绕犯罪构成、社会危害、警示教育意义等方面发表了逻辑严密、情理法交融的公诉意见,不仅有力指控了犯罪,更深刻剖析了职务犯罪的思想根源,“以案释法”的效果贯穿庭审始终。其专业的素养、严谨的态度和有力的指控,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检察官的职责使命与司法担当。
2
凝聚共识
主动接受监督听取民意

此次公开观摩庭,是海南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将检察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内部监督的创新举措。受邀旁听的10余名代表委员及督察组同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整个庭审过程节奏紧凑、规范有序。代表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不仅关注案件的定罪量刑,更从程序公正、证据效力、公诉人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议。
一位人大代表在会后表示:“此次庭审,彰显了检察院打击犯罪、特别是关系生态环境领域犯罪的坚定决心。整个过程专业、规范,让我们对检察工作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充满了正能量!”
3
聚焦重点
从严从快守护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本案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在环保监管领域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其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红线,更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坏了本地的生态环境。我院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法治责任,坚决贯彻“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要求。
在办案过程中,坚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坚持依法快捕快诉,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极大提升了办案效率,形成了对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的强大震慑。
4
延伸效能
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此次公开观摩庭的意义远不止于一纸判决。我院致力于将庭审现场转化为警示教育的“前沿阵地”,旨在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接下来,我院将及时整理代表们的评议意见,总结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做好宣传工作,持续放大案件的警示教育效应,做深做实检察履职的“后半篇文章”,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法治环境贡献更大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