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本院动态
90后讲党课 | 一抹检察蓝,温暖守初心
时间:2025-07-09  作者:苑甜甜  新闻来源:办公室  【字号: | |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检察院庄严的玻璃门,洒向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我常常会想:什么是检察人的梦?什么是我们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红色基因如何在我们检察人的血脉中流淌,如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大家看过电影1921吗,一群年轻人为理想奋斗,以青春烈火点燃民族希望,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三个发问:

第一问,宏愿何所倚?

这是王会悟给李达的发问,“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当看到烧毁日货用的火柴也是日本制造的,李达悲愤感叹

第二问,同心何所向?

杨开慧望着天上的烟火,向毛泽东发问,「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毛泽东坚定地回答,「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

第三问,共识何所立?

在中共一大结束前晚,刘仁静不无担心地问毛泽东,「分歧那么大,明天还能不能通过?」毛泽东的回答同样铿锵,「能!因为我们的起点一样,誓死推翻旧世界。仅此吗?还因为我们的理想也一样,盼望着建立新中国,大家想要的人民做主的新中国!」

血脉传承,用红色基因铸就检察之魂。回望历史长河,中国检察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烙印着红色的印记。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边区检察机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检察院,再到新时代的检察事业,一代代检察人用忠诚和担当书写着“为民监督、公正司法”的初心答卷。

这份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我们每一个检察人骨髓里的精神密码。它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我们对每一笔财务支出的严格把关中,体现在对每一个案件材料的认真审核中,体现在对每一份法律文书的精雕细琢中。

记得有位老检察官曾说过:“检察工作无小事,因为我们手中的每一份文件、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信任。”这句话至今还深深地震撼着我。是的,当我们在深夜还在核对账目数据时,当我们为了一个案件的细节反复推敲时,我们传承的正是那份对人民负责、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

时代担当,在平凡岗位上彰显检察精神。有人说,检察工作是寂寞的,因为我们常常要在幕后默默坚守;有人说,检察工作是枯燥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摞摞卷宗、一串串数据。但我要说,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中,我们的检察精神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在财务管理的岗位上,每一次预算编制都是对国家资源的精打细算,每一笔资金支出都是对人民财产的精心守护。当我们完成年度预算执行率95%以上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我们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司法办案的一线,我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检察温度”。面对那些误入歧途的年轻人,我们既要坚持法律的严肃性,又要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当一个曾经救过落水儿童的青年因为一时糊涂走上犯罪道路时,我们没有简单地“一判了之”,而是在依法办案的同时,用心感化、用情挽救,让法律的威严与司法的温度完美结合。

这就是新时代检察人的担当——在坚守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中奉献。

为民服务,让检察蓝守护人民权益。什么是检察人的梦?我认为,就是那份始终不渝的为民情怀,就是那颗永远火热的赤子之心。

当我们面对亲情诈骗案件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法条,更看到了被撕裂的家庭亲情。在庭审现场,当公诉人严厉指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时,也在向全社会传递着一个信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以亲情为借口践踏法律的尊严。但同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修复着受损的社会关系,让迷失的心灵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今年高考全国二卷的作文题目是《将梦赠予他人》,我想将这些梦赠予给先烈,让他们看看这世间的繁华。我想将这些梦赠予给身体残缺的人们,让他们用我的身体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我想将这些梦赠予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儿童,希望世界和平。无论是实现祖国繁荣昌盛还是实现社会关切还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中国梦。

而作为一名小小的检察干警,我的梦是让每一个走进检察院的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让每一个迷途的心灵都能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

同志们,红色基因需要传承,检察精神需要弘扬,为民初心需要坚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也愿检察蓝永远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守护色。


   检察新闻媒体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本院域名: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政务  www.wuhaihn.jcy.gov.cn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  邮政编码:016030  举报电话(传真):0473-4022000
版权所有: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蒙ICP备13003076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30302000021号